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科技創新
經營范圍:高層商住小區;大型商場、賓館等公企建筑;各類廠房、公用工程;各類設備、管道、電氣、儀表、通風、空調、制冷、鍋爐等安裝與調試;各類網架、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各類裝飾裝修、園林與古建筑和市政、消防等工程等。
給工地裝上“智慧大腦”,讓工地“聰明起來”
- 分類:科技創新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5 10:53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7月19日,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和智能設備等軟硬件信息化技術與一線生產過程相融合,中建八局民航三中心項目部給工地裝上“智慧大腦”,讓工地變得“聰明起來”。
給工地裝上“智慧大腦”,讓工地“聰明起來”
【概要描述】 7月19日,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和智能設備等軟硬件信息化技術與一線生產過程相融合,中建八局民航三中心項目部給工地裝上“智慧大腦”,讓工地變得“聰明起來”。
- 分類:科技創新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5 10:53
- 訪問量:
利用APP監管施工現場的每一道工序
通過人臉識別動態
了解每一名工人的基本信息
倘若沒有正確佩戴安全帽
將被警報強制預警……
這不是科幻大片
而是出現在北京朝陽區
一個施工現場的真實場景
一起來揭秘吧!
7月19日,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和智能設備等軟硬件信息化技術與一線生產過程相融合,中建八局民航三中心項目部給工地裝上“智慧大腦”,讓工地變得“聰明起來”。
此次觀摩會以“融合引領視界?智慧連接未來”為主題,由項目“智慧工地”建設基本情況、現場觀摩與體驗、經驗交流三個部分組成。
為所有與會人員詳細展示了該項目在“勞務實名制+人臉識別”管理、非安全行為AI識別監控、塔式起重機可視化及智能防碰撞監控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與經驗。
據統計,自項目“智慧工地大腦”運行以來,累計糾正不安全行為1200余次,消除安全隱患170余項,用水用電量相比同類型項目減少約10%,主體結構施工縮短工期約60天。由此可見,通過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工地現場的生產效率、管理效率和決策能力等,實現工地的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最終實現讓施工現場更安全,建筑品質更可控,讓工人的權益更有保障的“多贏”目標。
目前,北京市多個施工企業正逐步開展智慧工地建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自2017年就已經開展了《智慧工地技術指南》課題研究工作,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了北京市地方標準《智慧工地技術規程》,該標準圍繞人員、施工機械設備、物料、環境與能耗、視頻監控、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以及集成管理平臺等內容,對北京“智慧工地”建設指明具體的技術應用要求和方向,目前按計劃有序推進,2019年將完成標準制定工作。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