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經營范圍:高層商住小區;大型商場、賓館等公企建筑;各類廠房、公用工程;各類設備、管道、電氣、儀表、通風、空調、制冷、鍋爐等安裝與調試;各類網架、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各類裝飾裝修、園林與古建筑和市政、消防等工程等。
綠色建造與高質量發展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6 09:24
- 訪問量:
【概要描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綠色建造與高質量發展
【概要描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6 09:24
- 訪問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
中國建造已然被廣泛認同,從中央領導到普通百姓。
中國建造從本質上就是中國建設(既包括城市房屋、市政基礎設施,也包括各類基礎設施)。
建造即建設,有基本建設、建筑產業、建筑業不同的提法,現在看來,能被行業內外均廣泛接受的就是中國建造。
從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來分析,它是指全領域(即廣義基本建設)、全過程(即包括設計、施工等)、全產業鏈(即包括基本建設所涉及到的所有相關產業鏈條方面)的全面轉型升級,即“三全”。
所謂綠色建造,實質就是建筑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問題,無論是建造出來的房屋或基礎設施,還是整個建造過程,都要在全面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面的潛力相當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既然綠色建造就是建筑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問題,那么就要系統地回答怎樣改革、怎樣轉型、怎樣跨越這三個基本問題。
關于轉型升級問題
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全面深入地推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發展等,以及推廣綠色施工、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等實踐。
綠色發展的核心在于低碳,低碳經濟揭示了城市規劃建設的實質,需要我們正確把握城市規劃建設發展方向,同時要有引領世界城市規劃建設發展方向的自信。
關于裝配式建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認真回答兩個深刻問題,即中國為什么要發展裝配式建筑和如何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問題。我國現有的傳統技術雖然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鋼材、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三是工地臟、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問題突出;五是勞動力成本飆升,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這一條恰恰是最本質的)。這表明傳統技術已非改不可了。經過近1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裝配式建筑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很多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歸納起來大致有3種模式:一是鋼筋混凝土預制裝配式建筑(PC),適合于量大面廣的多層、小高層辦公、住宅建筑。二是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建筑,適合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建筑,部分應用到住宅建筑。三是全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建筑,適合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公寓建筑,完全替代傳統技術,更加節能、節鋼、節混凝土、節水,部品化率可達80~90%。以上我們分析了3種裝配式模式,就是要說明,此裝配式非彼裝配式,對此要有全面辯證思維。城市人民政府應如何將政策落地,上海市引領了發展方向,上海市政府規定2016年起外環線以內新建民用建筑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外環線以外不少于50%,并逐年增加。概括上海市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倒逼機制+鼓勵和示范。上海市之所以引領全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其成功經驗就是真明白、真想干、真會干。根本原因是,市委市政府決策領導有把發展裝配式建筑這件大事做好的堅定意志。敦煌文博會主場館成為工廠裝配式發展的經典范例,中建總公司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又好又省又快的建成了,實現結構、機電設備、裝飾裝修全裝配化,裝配化率達到91.92%,創造了新的“敦煌奇跡”。作為建筑業企業需要回答好四個問題:一是要不要發展裝配式建筑,二是發展什么樣的裝配式建筑,三是以哪個城市為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四是怎樣更好地發展裝配式建筑。裝配式進一步的發展還應關注三個結合,即裝配式+BIM,裝配式+EPC,裝配式+超低能耗被動式,下一步要關注裝配式+智慧建造。
關于科技跨越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建設數字中國。要建設數字中國,就要建設數字城市,基礎在于建設數字建筑,建設本身應當實現數字建筑業(包括項目、企業、行業管理)。宏觀是數字中國,中觀是數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微觀則是數字建筑(或智能建筑、智慧建筑)和數字建筑業(或智能建造、智慧建造)。
行業里已經有了一些新的動態,如中國尊項目,業主僅僅投資了1000萬元的BIM經費,只占中國尊總投資額的約萬分之四,就發現了11000多個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所節省的投資和創造的價值超過2億元,縮短工期超過6個月。周大福項目,在設計院的配合下,施工方與設計方共同從設計階段開始建模,這樣BIM就從設計到施工、運維全部打通,創造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和全產業鏈的應用價值。北京亞投行項目,在主體結構施工中率先引入無人建造、智能建造的概念。已有行業專家擬將北斗衛星定位技術與項目施工過程相結合,實現毫米級定位,以此實現數字孿生。有些城市已經開展關于智慧城市管理的試點示范研究,我們認為其核心還在于基于BIM的數字建筑或數字建造技術集成應用的實踐。另外,集中采購與大數據平臺的融合將會徹底改變建筑業企業項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模式。
推廣應用BIM技術中,突出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IM基礎平臺,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應用比較成熟的BIM基礎平臺,都掌握在國外軟件商手中。這會引發三方面嚴重問題,必須要從國家戰略的層面加以解決,一是對國家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二是無法實現BIM技術應用價值的最大化,三是制約我國建筑業企業及建筑軟件商創新引領能力的提高。中國建筑業協會組織協調4位院士會同中建、建研院等單位專家,給中央領導同志呈報關于啟動中國智能建造2035的建議,中央領導同志為此作出重要批示。廣聯達負有特殊使命,它是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BIM軟件、BIM平臺、三維圖形平臺、三維圖形引擎的科技型企業,要學習華為,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安全問題、設計-施工-運維BIM應用貫通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
綠色建造與高質量發展應當是建筑產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科技跨越的主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